首页

黑冰女王免费

时间:2025-05-25 08:58:22 作者:长三角桨板爱好者击桨上海苏河湾 浏览量:81577

  中新网上海5月24日电 (记者 陈静)2025苏河湾上海桨板公开赛24日在苏州河静安段开幕。来自长三角地区的400余位桨板爱好者击桨苏河湾。本届赛事竞赛区域为蝴蝶湾公园,比赛水域贯穿苏州河静安段,从安远路桥到南北高架桥。

上海桨板公开赛将城市河道、沿岸景观和新兴项目融为一体,给参赛选手带来与众不同的运动体验。(静安区新闻办供图)

  据介绍,赛事设直道竞速赛、绕标技巧赛和长距离巡游赛三个大项。所有项目总参赛人次超过800人次。根据报名情况统计,他们当中既有具有“大师”水准的高水平桨板运动达人,也有日常通过俱乐部参与这一项目的爱好者,还有不少刚刚接触桨板运动的企业员工,大家都希望通过参与这一赛事,体会在苏州河上百舸争流的激情与畅快。

  据静安区体育局方面介绍,让体育赛事服务广大群众,让民众在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感受运动之美是该项赛事的创办初衷。

所有项目总参赛人次超过800人次。(静安区新闻办供图)

  与日常在成熟公园水面体验桨板项目不同,在苏州河进行桨板比赛是非常难得的运动经历。上海桨板公开赛将城市河道、沿岸景观和新兴项目融为一体,给参赛选手带来与众不同的运动体验。据悉,2023年首届赛事一经推出,受到了各界的广泛欢迎和好评。

  桨板近年来在户外运动中发展迅速。众多国外知名桨板赛事均在城市地标水域开展,如巴黎塞纳河的桨板赛事,参与选手超过千人。2025上海桨板公开赛由上海市体育总会指导,上海市船艇运动协会支持,苏河湾功能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静安区体育总会主办。

  据悉,为确保赛事安全有序,赛事组委会制定了严谨详细而又颇具人性化的安全保障方案和应急处置方案。所有参赛选手必须穿戴救生衣并佩戴脚绳。同时,赛事全程配备专业救生艇6艘、救生员30名,国家级裁判15名。整个赛段配备安保303人,志愿者150人。

  赛事主场地以静安国际中心为枢纽,构建起“水域竞技+陆地体验+文化展示”的立体化场景矩阵,沿河而设的“静安国际中心水上嘉年华”市集,以10余个特色摊位串联起文化体验链,不仅有匠人现场演绎非遗技艺,独立设计师推出桨板主题盲盒等项目,还在市集核心区打造“零门槛桨板体验池”,由专业教练团队护航,让民众感受“划水”乐趣。赛事主场地邀请运动品牌商进行展示,所有参赛运动员可参与线下体验活动,主赛场区域设置桨板文化区域,供观赛市民体验,推广户外运动融入城市生活。(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农业农村部组织实施奋战120天夺取夏收粮油丰收行动

今年7月,中国气象局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显示:2023年是全球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我国平均气温创下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历史新高。有专家介绍,在高排放情境下,目前50年一遇的极端高温事件到本世纪末将变为1-2年一遇。

唐朝彩绘陶乐舞俑山西展出:宛如美人翩翩起舞

王毅表示,此次出席澜湄合作外长会前,我应邀赴缅甸访问,会见缅甸领导人敏昂莱、前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丹瑞,同丹穗副总理兼外长举行会谈,表明中国坚定弘扬中缅“胞波”情谊,奉行不干涉内政原则,奉行面向缅甸全体人民的对缅友好政策。作为负责任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方始终致力于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我们支持缅方维护独立、主权、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支持缅方致力于国内和平稳定、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支持缅方按照新的“五点路线图”,在缅宪法框架内实现国内政治和解,通过大选重启民主转型进程。中方反对在缅国内挑动内乱内战的行为,反对域外势力蓄意干涉缅甸内政,反对任何离间中缅关系、抹黑污蔑中国的言行。

中国驻英使馆就英澳联合声明涉华言论答记者问

十一黄金周期间,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皇家园林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玩。避暑山庄里的文创店迎来了许多消费者,丰富的文创产品让人目不暇接。

台军通报:山东舰通过台岛东南 进入西太平洋

当天,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赞比亚财政部常务秘书卡玛分别致辞。埃及、巴基斯坦、巴西、埃塞俄比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美国、法国、英国等80多个国家和秘书长技术特使办公室等联合国机构代表与会。

市场监管总局就《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管理办法》作权威解读

王毅表示,国与国关系,归根到底是人民之间的交往。中澳关系的基础在民间,始终有广泛民意支持。新南威尔士州一直走在中澳交往的前列,是先行者,在中澳合作中起到示范作用。中国正在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将为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邻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此次访澳最大的感受是,不管是澳执政党还是反对党、工商界还是战略界、官员还是老百姓,都支持加强中澳各领域对话合作,都支持改善和发展中澳关系。中方愿同澳方在巩固扩大能矿、农产品、乳制品等传统领域合作的同时,寻找科技创新、应对气变、绿色转型等新的合作增长点,加强教育、旅游等人文往来。希望新州在深化中澳友好合作方面继续发挥先行者作用。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